◎作者:張小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本書是我國首次以紀實文學形式生動再現60多年前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時代故事。作者以近200名親歷者的口述史,全景式地展現瞭解放西藏,修築康藏、青藏公路,建立民主政權,平息叛亂到民主改革的歷史畫捲。”
  那原本約有一尺多長的十字鎬,在官兵們一次又一次和荊棘根、亂石塊較量的墾荒戰鬥中,最後被磨得只剩下五六寸長
  我們的進藏部隊是與歷史上其他所有進藏軍隊本質完全不同的新型人民軍隊。黨中央、毛主席早在解放軍主力還未進駐拉薩以前的1951年9月13日就電告西南局第一書記鄧小平,指出:“如果我軍不從事生產,則給養將成嚴重問題,……請你考慮是否可以定為生產與築路並重。即令甘孜到拉薩,沿途所駐部隊以一部分擔任生產,以一部分擔任築路,在生產季節以較多的人從事生產,在其他季節則以全力築路。此點現在就應確定,以便在冬季有所準備。”
  進入拉薩、江孜、日喀則、太昭等地區的部隊,幾千里行軍的勞累尚未消除,即以戰鬥姿態投入大開荒運動,不僅為儘早就地解決糧食問題,而且為了在西藏站穩腳跟,落實毛澤東指示十八軍“進軍西藏,不吃地方”“精打細算和生產自給”的方針。
  軍直屬隊進駐拉薩還不到一個月,就召集全體幹部大會,動員開荒生產。大會在“馬噶薩巴”大院里舉行。張經武、張國華、譚冠三等首長坐在幾張木桌拼成的主席台後面的凳子上,張國華首先簡要地講了形勢、開荒生產的重要意義,然後講了今冬立即搶時間開荒的理由。他說:現在土還凍得不很硬,可以翻挖,經過冬季翻地以後,土中的蟲子凍死,明春一塊塊翻過的凍土化凍,土質變松,有利於春播;錯過這個時間,再冷就不好翻挖了,將會影響明年的春播。接著是譚冠三講話。他目光炯炯地掃視會場後,用濃重的湘南口音響亮地說:“同志們!開荒生產,是我們在西藏長期的、經常的政治任務和戰鬥任務!”譚冠三講到“長期的、經常的”六個字時,特別提高音量,特別放慢語速。
  軍首長的講話,顯示了軍人要靠自己勞動的雙手在西藏高原立足生根的鋼鐵意志和決心。十八軍前方機關與噶廈地方政府協商後,購得拉薩西郊的一片河灘荒地。譚冠三分工管生產,他號召全軍發揚光榮傳統,打好開荒生產這一仗。解放軍會打仗,還真能在一片荒灘上種出糧食來?
  從軍領導到小戰士,凡是能出動的人員全部都開上墾荒一線,分片包乾。然而,荒灘變成良田,談何容易!拉薩河畔的沙石灘上,遍佈枝杈交錯的荊棘叢,荊棘叢枝丫上長滿倒刺,開荒勞動,指戰員們身上的血痕隨處可見,衣服上到處是被撕破的口子。更惱人的是荊棘長得不高,根卻扎得極深。枝蔓在地下延伸,盤根錯節,拔不動砍不斷,用火只能燒掉地面的棘蓬。
  部隊能用的工具,只有少量的鐵鍬和十字鎬。指戰員們自力更生,自己打造鎬、鍬、犁、耙等工具,但還是不夠,只能幾個人共用一件。誰願意乾等著呢?各顯神通吧:有人找來牛肋骨和石片掘地;有人在木棍上捆帳篷釘子當釘耙鬆土;有的連隊分成三班作業,人休息工具不歇……不久,十八軍緊急從印度購置的一部分洋鎬到位,加上後方搶運來了一批工具,才解決了開荒工具的問題。
  荒灘上,大小鵝卵石層層疊疊,挖了一層又一層,似乎永遠挖不完,刨不盡。正值高原冬季,泥土凍結,一鎬下去,“嘣”的一聲反彈回來,砸在大石頭上濺起無數火星,虎口震得麻、酸、疼。鐵鍬捲刃,洋鎬磨短。有時一鎬下去,小石頭會蹦起來傷人,人們戲稱“蹦彈”。每天總有人被“蹦彈”擊中,留下一片紅腫。
  最要命的是,軍人們不瞭解拉薩“日光城”的“酷”。儘管是寒冬,中午的太陽居然烤得人直冒汗,小伙子們脫了外衣,光著膀子幹活。到了晚上,小伙子們就叫開了,原來被紫外線灼傷,整個背上又紅又腫,皮膚開裂。開荒結束時,每個人的臉上、身上都脫了幾層皮。“日光城”晝夜溫差大,拉薩河谷的夜風更加猛烈。早上起來,鋪天蓋地的風沙把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都蓋滿一層土。人人都灰頭土臉,連耳朵和鼻孔里也灌進了沙,都成了“沙人”。
  1951年11月26日至12月13日,短短十七天里,進藏部隊在一片荒灘上開墾出二千三百多畝土地,修築了數千米水渠,引來拉薩河水澆灌。1952年2月下旬,新成立的西藏軍區召開第一次黨代會,正式向全軍區發出“向荒山進軍,向土地要糧,向沙灘要菜”的號召。
  在拉薩的博物館里,至今保存著一些當年墾荒部隊用過的十字鎬,作為那段高原開荒歷史的見證。那原本約有一尺多長的十字鎬,在官兵們一次又一次和荊棘根、亂石塊較量的墾荒戰鬥中,最後被磨得只剩下五六寸長。
  1952年的春節剛過去,駐拉薩機關、部隊又投入一場轟轟烈烈的“背糞運動”。那時候,偌大的拉薩城裡竟然沒有一個公共廁所。每年數量龐大的朝聖人群涌進拉薩,無數來自各地過往頻繁的馬幫商旅,以及來自藏區各地的官員和土司頭人及其隨從,還有一年一度、歷時一個月的傳召佛事活動時數萬喇嘛蜂擁而來,於是拉薩街頭隨處可見人畜糞便。
  佈達拉宮前面有座據說是幾百年來堆積而成的垃圾糞堆,有幾層樓那麼高,雨天、熱天污水橫溢,臭氣熏天。
  “背糞運動”一開始,軍區機關上下就有了一個每天雷打不動的日程:天剛亮,起床號一響,大家先不洗臉,一起背上用柳條編的背簍到佈達拉宮前背糞,走一個小時左右,背到西郊開墾的荒地,把糞倒下,再回營房洗臉吃早飯,這時才剛剛早上九點鐘,正好開始一天的辦公。每天兩頓飯,到下午五點多鐘吃過晚飯,每個人再扛著鐵鍬,到司令部菜地挖土、種菜,直到天黑,回來繼續辦公。深夜入睡,第二天一大早起來繼續背糞。軍直屬機關機要員姚澍說,“很多時候,深夜裡,很累了,要點蠟燭,抓緊一丁點兒空餘時間自己補襪子、補衣服,那時候什麼都得會。”(連載四十三)  (原標題:雪域長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g52ogbn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